南方财经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近期,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深圳市微短剧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简称《规程》)。该《规程》聚焦微短剧产业全链条关键环节,扶持方向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播映、技术研发、产业集聚等八大类,单部微短剧最高资助可达300万元,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地。
根据《规程》,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20分钟以内,具有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产品。
此外,微短剧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播放微短剧为主要目的的网络视听产业活动,包括剧本创作、拍摄制作、播放、营销推广、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主题活动等微短剧生产与传播等环节。
在优秀剧本创作方面,《规程》指出,入选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剧本创作扶持计划,经评审认定优秀并成功上线播出的微短剧剧本,按照不超过制作成本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创作反映深圳题材的剧本,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50%的扶持额度。
若作品在深圳取景拍摄,单部作品在具有深圳标识性的场景现场取景拍摄不少于5处,可根据作品呈现的不同深圳元素以及不同城市形象内容按照次数和时长划分,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针对微短剧的发行播映与出口奖励,则可依据作品在网络平台的发行收益,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海外发行且传播中国文化、讲好深圳故事的作品,最高奖励1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微短剧项目可以同时申报优秀剧本创作奖励、来深取景拍摄资助、微短剧发行播映奖励、精品微短剧创作资助、微短剧出口奖励方面的资助,但同一申报单位、同一微短剧项目资助金额叠加后,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当前,微短剧正迎来行业爆发期。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网民使用率攀升至59.7%,全年行业总规模突破504.4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425.02亿元的总票房,成为娱乐产业的重要支柱。DataEye研究院预测,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680亿元,2027年有望站上千亿台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7个省市发布了明确的短剧扶持政策,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地。其中,一线城市如深圳、上海侧重技术研发、出海与资本联动的补贴力度,文旅资源型城市如汕尾、长沙,更聚焦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通过取景补贴、题材奖励激活在地文化。
伴随短剧走向精品化探索阶段,不少短剧制作成本普遍高企,在从业人士看来,《规程》扶持微短剧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驱动深圳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
上述《规程》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